晏殊(991年-1055年),字同叔,北宋前期婉约派的词人之一。抚州临川文港乡(今南昌进贤县)人。
七岁能文,十四岁时就因才华洋溢而被朝廷赐为进士。之后到秘书省做正字,北宋仁宗即位之后,升官做了集贤殿学士,仁宗至和二年,六十五岁时过世。性刚简,自奉清俭,好燕饮。能荐拔人才,如范仲淹、欧阳修均出其门下。他生平著作相当丰富,计有文集一百四十卷,及删次梁陈以下名臣述作为《集选》一百卷,一说删并《世说新语》。
晏殊的词在北宋时期被认为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。其词工于造语,多是会友宴游之作,多以男欢女悦、别绪离情为内容,风格闲雅清婉,词风和婉明丽,风流蕴藉。他的主要词集“珠玉词”共有120多首词。
晏殊的作品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句,如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”“欲寄彩笺兼尺素,山长水阔知何处”“红笺小字,说尽平生意,鸿雁在云鱼在水,惆怅此情难寄”“劝君莫作独醒人,烂醉花间应有数”“凭高目断,鸿雁来时,无限思量”等等,不可胜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