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记
《东周列国志》以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为主线,描写了从宣王中兴到秦灭六国这段波谲云诡的历史。全书一百零八回,前八十三回是以五霸迭兴为中心,后二十五回则以战国七雄的为中心,涉及了一系列重大…
沈约(441年-513年),字休文,吴兴武康(今浙江武康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 出身于门阀士族,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,其父沈璞在宋文帝元嘉末年皇族争位时,因忠于弑父自立的太子刘劭…
郦道元(约470—527),字善长。汉族,范阳涿州(今河北涿州)人。北朝北魏地理学家、散文家。仕途坎坷,终未能尽其才。他博览奇书,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,后又游历秦岭、淮河以北和长城以…
《穆天子传》,又名《周王游行》,作者不详,约成书于战国时期,记载周穆王巡游之事的著作。西晋时出土,经当时人整理分为五卷,今本将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一卷并入,共六卷。《穆天子传》在文字上…
《洛阳伽蓝记》是一部集历史、地理、佛教、文学于一身的名著(《四库全书》将其列入地理类),又称《伽蓝记》,为北魏人杨炫之所撰,成书于东魏孝静帝时。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,分城内、城东…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,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[1],为人…
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,就曾由邓渊编写代记十余卷,以后崔浩、高允等继续编写魏史,都采用编年体。太和十一年(公元487年),李彪参加修史,始改为纪传体,大概编写到拓跋弘统治时代。以后,…
吴兢,汴州浚仪人。博通经史,魏元忠、朱敬则深器之。荐其有史才,因令直史馆。神龙中,迁右补阙,与韦承庆、崔融等撰《则天实录》。开元中,历修文馆学士,居史职殆三十年。序事简要,人皆称之。…